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据古籍记载: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可灌溉,亦可排涝。此记载所涉农具出现于()
A.西汉 | B.东汉 | C.唐朝 | D.曹魏 |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
B.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 |
C.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
D.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耕种 |
西汉初年,“豪强大家, 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 一家聚众, 或至千余人” 。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 | B.官营专卖 | C.轻徭薄赋 | D.劝课农桑 |
记述先秦社会制度礼仪的《礼记》有如下记载:“用器不中度,不粥(同“鬻”,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材料表明先秦时期( )
A.政府严密控制工商业 | B.市场交易多为以物易物 |
C.手工业生产流程详实 | D.物器用具制售讲求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