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盎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科学对工业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结合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
(3)2007年,中国成功启动探月工程。中国人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分析中国从事这项战略活动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请回答:
(1)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2)汉代,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答耿中丞》
(3)根据材料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问?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4)右图所示两本著作体现了作者思想的什么特点?
材料四下图分别是中日代表签订“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
(5)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自然状态下,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为了保护人权,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应太大,必须实行分权,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代表的行政权应该分开,前者高于后者。
——约翰·洛克
材料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及其保障,提出了三权分立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法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洛克的政治主张有哪些?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的哪个政治主张。
(2)英、美、法三国的法律文献各是怎样体现洛克和孟德斯鸠政治主张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材料三“盖其炮火器械,无不猛烈精巧,为中国所必不能及”。
——鸦片战争中的浙江巡抚刘韵珂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械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
“泰西巧妙,而中国不必安于拙;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
——左宗棠
材料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这一重大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谱写的壮丽篇章。
——摘自《胡锦涛在探月工程庆功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科技有何特点?试举其中两例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
(2)从材料三可以获取关于中国近代科技方面的哪些信息?
(3)2007年中国成功启动探月工程,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从事这项战略活动的历史条件。

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在上世纪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些最具指引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人物
旗帜
道路
成果
孙中山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道路

毛泽东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


材料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
(2)据材料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怎样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