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甲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乙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_____(1、7)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P点所在的28°C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分布,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①地气温_______28°C(大于/小于),引起①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②地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夏秋季节,该区域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为__________。图甲阴影区域中,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容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为_________。
(4)海盐是台湾地区重要的产品,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788.5—1870 |
1841.5—1935 |
1894.5—2000 |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4分)
图甲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乙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
(2)根据图乙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图乙中资料,比较A、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5 分)
(4)推测城市A、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2 分)
圣托里尼是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爱琴海上的火山岛,位于36°23′N、25°27′E;岛上分布着特别的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碧海风光,以及特有的白房子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圣托里尼最大岛屿东、西两侧海岸的地形特征。
(2)分别说明岛上建有的港口和机场选址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
(3)阐述岛上“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以及特有的白房子”这些景观形成的原因。
读南北美洲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后,回答问题。
资料: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下图中指向海洋的单箭头表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
(1)简述图中大陆西岸迎岸风的纬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受此影响,沿岸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图中甲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后将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试说出该现象的名称及简要成因。并就该现象对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做简要例举。
(3)图中乙、丙两地都有全球性的重要渔场,试比较说明两地渔场的成因。
青藏高原地区号称“世界屋脊”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回答问题。
简单概括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并综合分析该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分布及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