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完成下面有关DNA分子的概念图。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乐果是一种广泛使用且含有机磷的农药,其残毒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研究表明,阴沟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都对乐果有降解作用,可以用于修复由乐果造成的农田土壤污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能分解乐果的阴沟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基本都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它们的代谢类型应是,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2)为比较阴沟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乐果的降解效率,课外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 实验:
①配制液体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除加入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必须加入 。将配好的培养基均分为甲、乙两组,进行 
②各取阴沟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菌液lml,分别接种到上述甲、乙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48h。48h后通过检测 ,可以比较阴沟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乐果的降解效率。
(3)农田中长期施用乐果会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若要调查某农田中华大蟾蜍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因污染太严重而废弃的农田在污染停止后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其类型属于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体表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运动能够引起鱼类体色的改变,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来表示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
(1)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作为接受这一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经分析综合最终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使体表颜色加深。由此可以看出:鱼的体色受的调节。
(2)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显微镜、载玻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肾上腺素,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作为对照 。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第四步:再取另一条鲫鱼,用其体表同一部位的鳞片制成多个,分别用适宜浓度的上述物质进行处理,1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鳞片内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运动的情况,记录各组鳞片的,从而定量分析相关物质对鱼体色的影响。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明蟹的青色壳是由对基因控制的。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种,分别是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3)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为,其比例为
(4)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代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9分)下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以去除植物细胞壁。
(2)过程③叫做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常用的诱导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是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4)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先诱导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再由它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5)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个染色体;若对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个染色体,若要使杂交后代恢复育性,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来处理幼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