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图为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浓度与氧气释放量关系示意图,乙图是该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及黑暗条件下,CO2浓度分别为mc和md时测定三碳酸分子和RuBP的含量,共获得a、b、c、d四条曲线。据图回答:
(1)影响OA段长短的环境因素有               (至少答两点),不同植物在相同条件下OA段长短不同,根本原因是        
(2)据测定,该植物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若适当升高温度,B点将向    方向移动。C点与D点相比O2释放量较低,制约因素是               ,该因素值的降低     (选填:“会”、“不会”)影响光反应的速率,理由是                 
(3)当CO2浓度为md时测定三碳酸分子和RuBP的含量,获得的曲线分别是乙图中的  ,甲图曲线超过D点后变平的原因是受到         制约。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C3,且C3不能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下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

如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育种,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_______的过程中。
(2)从F1到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的含量;从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这种选择必须从F2开始而不能从F1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的两种育种方法都以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过程,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 。图中组成② 的基本单位是 ,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3)图中④表示甲和丙之间的结合方式是

下面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磷酸、脱氧核糖、[ ]
(2)“4”的称为
(3)复制该DNA分子片断需要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本图中 代表遗传信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