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根据下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 序号 |
温度/℃ |
时间/min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 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1)在实验l过程中,10 min~20 min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过程中,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且c3 1.0 mol/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l,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
X、Y 、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为非金属元素,且X与W同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
⑴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⑵比较Y和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化学式)
⑶元素X和Z形成的化合物X2Z2,在MnO2存在的条件下,实验室用它来制取Z单质,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
⑷由X、Y 、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共价化合物是 ,离子化合物是。
⑸W的单质的化学式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某温度时,在 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 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
A. ,B. (填“能”或“不能”);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名称:
负极材料 ,电极反应式 电解质溶液名称 ,正极材料 ,电极反应式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乙烷和氯气反应产生一氯乙烷:
(2)乙烯和溴水的反应:
(3)丙烷燃烧:
某同学想探究硫和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比较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填序号)。
A.稀硫酸 B. 亚硫酸 C. 氢硫酸 D. 盐酸
(2)仪器b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填序号)。
A.碳酸钙 B. 硫酸钠 C. 氯化钠 D. 碳酸钠
(3)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看到仪器C中的现象是,即可证明 比酸性强(填化学式),得电子的能力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