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脱水剂、吸水剂、氧化荆和催化剂等。
工业制硫酸铜的方法很多。
(1)方法一、用浓硫酸和铜制取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法的最大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用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制取硫酸铜,生产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混合溶液中通入热空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说出调整PH为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滤液得到无水硫酸铜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E同主族。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写出B、E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所含化学键类型
(3)A、D、E、F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C、E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C、D的氧化物与分别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2和下表。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的A为_____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s后,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

A.c(H)减小 B.c(I)减小 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

(3)据图2,计算3~18 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_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NaOH溶液读数记录(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40
20.40
第二次
20.00
4.00
24.00
第三次
20.00
2.00
24.10

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
②0.01 mol/L 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⑤0.01 mol/L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③(填“>”,“<”或“=”)
(3)将六份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①________②,③________④,⑤________⑥(填“>”、“<”或“=”)。
(4)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________(填序号)。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C%(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填:①C% ②A的转化率 ③B的转化率 ④压强 ⑤c(A) 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填:左移或右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