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D.宋朝程朱理学 |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
B.反帝与反封建 |
C.爱国与保守 |
D.正义与非正义 |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曾把儒家经书和诸子百家宣布为“妖书邪说”,严禁教习和流传,并且严令申明:“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这种现象说明()
A.太平天国已经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
B.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拜上帝会的教义教规 |
C.太平天国已经完全摆脱儒家经典的影响 |
D.极大地推动了运动向高潮发展 |
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
A.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 B.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
C.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 D.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
A.英国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
B.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
C.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
D.英国政治文明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