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历史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信息是
图1 金朝“贞佑宝券”(纸币)拓片(植入铜活字以防伪)
图2 1490年华隧铜活字印本《宋诸臣奏议》
图3乾隆年间木活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书页
图4 1874年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西式中文铅活字排印的华资中文日报)
①活字原料丰富 ②服务对象广泛 ③技术逐渐进步④技艺水平一直领先世界
|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
|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 |
| 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
|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 |
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
| 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
| 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
| 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
|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
|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
| 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
| 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孔子弟子子贡鬻财于曹、卫之间,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致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这说明()
| A.儒家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 B.商业发展冲击等级制度 |
|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瓦解 | D.儒家弟子受到诸侯重用 |
《周礼》中设计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 A.天人合一 | B.以人为本 |
| C.刚健有为 | D.贵和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