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湖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最多时一周做7份兼职;她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患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她是8岁弟弟的“姐姐爸爸”,带着患先心病的弟弟一起读大学。她开朗向上有着阳光般的笑容,她就是“向日葵女孩”何平。何平的感人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做一个物质、精神都富有的人 | B.要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
| C.要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 D.要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铸就人生 |
2007年11月,作家冯骥才、人大校长纪宝成在央视《新闻会客厅》栏目中说,建议将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设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节假日调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将民族节日设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基于:
| A.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感情 | B.保障公民的休息权 |
| C.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 D.进一步推动黄金周市场 |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受到严重威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
| A.必须反对“封闭主义” | B.要注意克服“民族虚无主义” |
| C.应注意防止外来文化的传播 | D.要注意克服“守旧主义” |
根据上题材料,我们之所以要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多样性,是因为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06年4月2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发表演讲指出,应该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性特点,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这告诉我们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
|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差别 |
| C.对外国的文化应该全面吸收 |
| D.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
2006年5月20日深圳文化网载文指出,文化创新要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文化创新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是在强调文化创新要
| A.体现时代精神 | B.面向世界 |
| C.继承传统 | D.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