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放置数天,溶液中的Cl2分子数目不变 |
B.久置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
D.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①
2H2(g)+O2(g)===2H2O(g) ΔH=-Q2②
H2O(g)===H2O(l) ΔH=-Q3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 | B.4Q1+Q2+10Q3 | C.4Q1+2Q2 | D.4Q1+0.5Q2+9Q3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mol的醋酸溶液和1.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KJ/mol |
B.通过实验得知在常温常压下,12g固体C和32g气体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44g气体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
C.室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m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ΔH=+119kJ/mol,可知单质A比单质B稳定 |
B.灼热的碳与CO2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
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D.对于一个可逆反应(Δ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的次数,使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从而使化学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
某同学欲配制含有大量下列各离子的溶液,其中能实现的是
A.K+、H+、SO42-、OH- | B.Na+、Ca2+、CO32-、NO3- |
C.Na+、H+、CL-、CO32- | D.Na+、Cu2+、CL-、SO42- |
小明在实验室中配制稀NaOH溶液,将浓NaOH溶液倒入盛自来水的烧杯中时,发现溶液变浑浊,由此推测自来水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Na+ | B.Ba2+ | C.Mg2+ | D.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