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池的电极材料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NO3)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 (填“铁”或“碳”)棒;乙池中的 (填
“阴”或“阳”)极。
②乙池中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乙池碳极上
电极反应属于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
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12和I2物质的量
之比为5:1,且生成HCl和另一种强酸,该强酸的化学式为 。
④若乙池中转移0.1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1L,则溶液混匀后的pH= (不考虑所生成的气体溶解在溶液中的情况)
实验室有NaHSO4、Ba(OH)2、NH3·H2O、NaHCO3、KAl(SO4)2五种无
色溶液,现欲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的现象对其进行鉴别。部分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如下表。
表中“↑”表示生成气体物质,“↓”表示生成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3)C、D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向含有0.1 mol溶液的D溶液中滴加E溶液,所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多为________mol。
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
NH4+、Na+、Mg2+ |
阴离子 |
OH-、NO3—、SO42— |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成相同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
(1)甲是________,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甲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乙是______,设计实验确定乙的物质组成________(若乙已确定,则不填该空)。
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四例:
(1)做实验时,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陶土胶粒,阴极聚集氧化铁胶粒,理由是________。
(3)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作用运用了________原理。
(4)四氧化三铁在强碱性溶液中与次氯酸盐反应,生成高铁酸盐(FeO42—),FeO42—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高铁酸盐还有净化水的作用,能净化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下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化学式 |
HCl②____ |
③___④Ba(OH)2 |
⑤Na2CO3⑥____ |
⑦CO2⑧Na2O2 |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