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何种颜色?)反应。
(3)材料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 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学生野外实习时偶见一株桃树,其上有一枝条开出明显大于其他桃花的花,假定其来源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加倍(已知桃树为二倍体),为探究其变异来源,请完善以下实验。
(1)实验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思路:取该花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插条生根的生理效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在春天沙枣叶芽刚刚开始萌动时,剪下一年生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沙枣枝条,截成20cm长的小段。
②将每小段形态学的上端用石蜡封住剪口,下端剪成斜面,将其分成若干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溶液浸泡其下端,以自来水作为对照。
③浸泡9小时后,将插条插到实验田中,然后在不同时期观察沙枣插条的发芽、生长情况,并统计其成活率,结果见上表:
请对实验结果分析作答: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抑制沙枣生根的作用,而__________________对沙枣插条生根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为使插条成活率最高,最好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插条。
(2)这一实例同时表明,同一种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即植物激素的作用往往具有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是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与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称为________,方法Ⅱ称为________,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需用化学药剂________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称为____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⑥叫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