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 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水绵是一种藻类植物,下图表示水绵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A—H代表物质,①—④代表生理过程,⑤⑥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据图回答:
(1)恩格尔曼在利用水绵研究光合作用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环境中,排除了的干扰,然后吸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被光照的部位,结论是。
(2)图中场所1内,③和④分别表示,其他条件不变,光照突然增强,含量降低的物质是(用图中字母和符号表示)。
(3)D物质表示,用同位素对B物质进行标记,经过图示生理过程,最先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是。B、C从生产部位到达作用部位的运输方式为。
(4)为了探究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小组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探究得到的实验结果。
甲组:A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乙组: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A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逐渐增大至320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是。当B植物在灯泡功率为200W、CO2浓度为0.03%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5)最适温度(pH)所对应的酶活性称为峰值。某同学从培养水绵(20-30℃)的培养液中筛选出能合成淀粉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淀粉酶。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图表示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模式图,其中①—⑧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⑤⑥⑦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图中结构(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2)若该细胞表示高等动物胰岛细胞,则图中缺少的细胞器有,不应有的细胞器是[ ]。
(3)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填标号),甲表示的物质是。图中有的蛋白质要进入⑥、⑦发挥作用,说明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4)⑧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的病菌,是因为内部含有,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可以转运进入细胞质在质继续使用,与其运输方式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器是(填序号)。
(5)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图细胞,该细胞在合成分泌蛋白过程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填序号)。
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现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l中的雄株全为紫花。
(1)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Fl中的雌株表现型及其概率为。若Fl中产生一株蓝花雄株(AaXBXbY),则产生它的原因是。
(2)若该蓝花雄株(aaXBY)与另一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Fl的表现型及比例
____。
(3)图中紫花的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以,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请写出图中①过程遗传信息流动途径。
下图系谱一表示某家系中多指症的发病及遗传(相关基因用A、a表示);系谱二表示另一家系中某种伴性遗传病的发病及遗传情况(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系谱一分析可知,多指症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因;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2)系谱一中,若8号个体与正常女性结婚,其子女不患多指的概率是。
(3)从系谱二分析可知,该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性;该家系中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I代中的,必传给其子代中的。
(4)系谱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第III代中的号个体与正常异性结婚,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
(5)如果系谱一中的4号个体与系谱二中的4号个体结婚(已知两个家系没有共同的遗传病),他们的后代中两种遗传病均不患的概率是。
如图所示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个DNA分子,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染色体组。
(2)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m与m的分离发生在,M与N或n的组合发生在。
(3)如图所示图甲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请在方框内画出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4)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则其后代中理论上出现种表现型。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