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传染病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在给B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其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____________,B会______________。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识别它的是­________,可以清除它的是__________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 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图甲为人为改造后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部分图解,人和鸡以玉米种子为食,牛以玉米秸秆为食.图乙为牛到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的食物链有 条,人和牛的关系是
(2)图甲中沼气池和食用菌能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3)图乙中过程①的能量属于图甲中的 ,图乙中②、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以下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上图中过程①的完成采用的特有方法 ,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2)过程④要用到的酶有 ,过程⑥采用的方法叫
上图中的质粒本身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M、N两种限制酶(两种酶切割序列完全不同)切割位点。若用限制酶M和N切割,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到下表。

分子量(kb)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酶M
+



+




+
酶N






+

+

酶M+酶N
+
+
+
+

+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检测到该片段的存在)

(3)该质粒长度为 kb,在该质粒中,M酶与N酶的切割点分别有 个。
(4)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5)在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V1基因的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碳元素主要通过①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被捕食者的气味属于 类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
(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