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
②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
③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以下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哪一制度?
(2)根据图二,到1956年底,国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体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初步建立。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4)图四是我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它表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50年10月,以周恩来为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击美国侵略者。
错误:订正:
(1)为了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什么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完善科举制有哪些皇帝?
(2)唐太宗时,下令合并,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3)元朝时,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辖,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对哪两个地区的管辖?
(4)明朝的“六部”指哪六部?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什么。
(5)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看图回答:
图一图二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影响如何?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怎样?
(2)说出图二中人物的名字。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在图二中提到的时期前后,中原地区处于一种什么状况?说出这个时期涉及到的少数民族和建立政权。
(4)宋金以什么一线为分界线?山东省在元朝属于哪一省级行政区管辖?
(5)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是如何看待民族关系的?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①治世、盛世的局面,②对外交往活跃、
(1)“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各举2例)
①
②
(2)唐朝水稻采用什么方法栽培?宋代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什么?水稻在哪个朝代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⑶研究中亚、印度半岛、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什么?对研究我国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编年体通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