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产,苯层呈紫色 |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 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的电极反应:
B.在ASO4溶液中,()浓度减小
C.电极上有
产生,发生还原反
应
D.反应初期,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液中加
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A.0.1mol | B.0.2mol | C.0.3mol | D.0.4mol |
如右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饱和溶液,C(Ⅰ)、C(Ⅱ)
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后,C (Ⅱ)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Ⅱ)的电极名称是阳极 |
B.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向C(Ⅱ) |
C.C(Ⅰ)的电极反应式是2H+ + 2e-+ =H2 ↑ |
D.电解过程中,C(Ⅰ)、C(Ⅱ)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 |
镍-镉可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是 Cd+2OH-—2e-===Cd(OH)2,
2NiO(OH)+2H2O+2e-===2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总反应式是Cd+2NiO(OH)+2H2O 2Ni(OH)2+Cd(OH)2 |
B.电池充电时,镉元素被还原 |
C.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
D.电池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