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⑴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2的同时生成1 mol NO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_______。
⑵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⑶右图是MCFC燃料电池,它是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A为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写出B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NO和NO2的混合物为例)。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①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和NO2的混合物,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 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___。
②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
已知:A、B、C、D、E、F、X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七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B原子的相同;D2-离子与E2+离子具有相同的稳定电子层结构;F有“生物金属”之称,F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2)在A元素与上述其他元素形成的分子中,其中心原子为sp3杂化的分子式为。(写出2种即)
(3)与C同族、且位于第四周期元素所形成气态化物的电子式为,它属于(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其沸点低于C的氢化物的沸点,主要原因是。
(4)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5)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后面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填“大”或“小”)。
(6)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X元素与镧(La)元素的合金可做储氢材料,该合金的晶胞如右图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X原子,其他X原子都在晶胞面上,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其摩尔质量为
,则该晶胞的体积是。(请列出算式)
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1)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2CO2(g)+2H2O(1)C2H4(g)+3O2(g)△H=+1411.0kJ/mol
2CO2(g)+3H2O(1)C2H5OH(1)+3O2(g)△H=+1366.8kJ/mol
则由C2H5OH(1)转化为C2H4(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为探究反应6H2(g)+2CO2(g)CH3CH2OH(g)+3H2O(g)发生的适宜条件,现改变氢碳比[n(H2)/n(CO2)]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分析: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
(3)一定条件下,将3 mol H2和1mol CO2气态混合物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H2(g)+CO2(g)CH3OH(g)+H2O(g)。2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B.CO2的平衡转化率为40% |
C.2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min) |
D.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改变 |
(4)右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负极室通入的气体是(填“甲烷”或“氧气”);正极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其电池的总反应为。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SiO2、Fe2O3、A12O3、Na2SO3、Na2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试剂1是稀硫酸,试剂2是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物样品中加以足量的稀硫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混合气体A和澄清溶液B,在B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则该混合物样品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固体D的化学式为;检验混合物B中含有Fe3+所选用的试剂是;证明混合气体A中含有CO2的实验方法是。
(2)若试剂1是水,试剂2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在混合物样品中加足量的水后过滤,混合物B是滤渣,试推断:固体D的化学式为;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SiO32—的实验方法是。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固体B;沉淀C;沉淀D;溶液E。
(3)写出①、③、④三个反应方程式和②离子方程式。
① ____;② _____;
③ ____ ;④ ___。
主族元素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D同主族,B、C在同一周期,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少2个,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B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以体积比2∶1完全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此液体与D单质能剧烈反应生成A的单质。所得溶液中含有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符号A____,B____,C____,D____。
(2)写出B单质与D在加热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