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因为氯气有强氧化性 |
B.明矾可用于净水及杀菌,因为铝离子在水中能发生水解 |
C.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因为硅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
D.过氧化钠可作为供氧剂,因为它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均可生成氧气 |
1 mol X跟a mol Y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 + a Y(g) 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l" ,b="l" | B.a="2" ,b="1" | C.a="2" ,b="2" | D.a="3" ,b=2 |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 |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
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
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B X、Y、Z均为气态
C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 |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 → 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