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
,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B.加适量![]() ![]() ![]() |
C.![]() ![]() ![]() ![]() |
D.![]() ![]() ![]() ![]() |
放热反应CO(g)+H2O(g)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 )
A.K2和K1的单位均为 mol·L-1 |
B.K2>K1 |
C.c2(CO)=c2(H2O) |
D.c1(CO)>c2(CO) |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M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 |
B.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
C.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M,重新达到平衡时,![]() |
D.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方向转变的倾向 |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a kJ |
② |
2 |
3 |
0 |
放出热量b kJ |
③ |
2 |
6 |
0 |
放出热量c kJ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