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⑴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
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⑵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ΔH=-90.8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kJ·mol
③CO(g)+H2O(g)CO2(g)+H2(g);ΔH=-41.3kJ·mol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ΔH=__________
(3)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
(4)从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过程中涉及氮氧化物,如NO、NO2、N2O4等。
对反应:N2O4(g)2NO2(g)△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E.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
(5)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现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1mol K2Cr2O7反应时转移电子为mol.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H2)=υ(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t℃时,将3 mol A 和1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发生反应:3A(g) + B(g) 4 C(g) 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并测得C 的浓度为0.4 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到平衡状态时,B 物质的转化率α(B) = _____________,
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3)若继续向原混和物质通入少量氦气后(设氦气不与A、B、C反应),化学平衡____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s)+6C(s)+ 2N2(g)==Si3N4(s)+ 6CO(g)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其还原产物是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0(填“>”、“<”或“=”);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v(N2)=
(4)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5)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729,则在同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足量的SiO2和C与2mol N2充分反应,则N2的转化率是(提示:272 = 729)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学校附近的甲、乙两条河流的水质进行了多次检测。第一组检测甲河流的水质结果如下: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溶质
第一次
KCl K2SO4Na2CO3 NaCl
第二次
KCl BaCl2 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 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次的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O32–和Cl,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3)第二组对乙河流进行检测,乙河流两边有甲、乙两工厂,经检测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K+、Ag+、Fe3+Cl、OH六种离子。并且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因此第二组断定甲厂废水中应含有的三种离子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