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已成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新媒体,正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彰显了“网络问政”的重要性。但这种“微博文化”喜忧参半,一方面,在惩治腐败、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许多热点问题上,网民通过微博参与其中,为政府的反腐败等各项建设发挥着正能量(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另一方面,很多谣言通过微博平台在传播,向大众投放着虚假负面的信息,造成社会恐慌,败坏社会风气。2013年9月,最高法明确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定罪量刑标准(微博、微信捏造虚假信息也应担责)这是依法打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的需要;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需要,维护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的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阐述公民如何使“微博”在政治生活中发挥正能量。
30分)材料一 2007—2011年安徽省宏观经济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GDP增速(%) |
财政收入 增速(%)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
农民纯收入 增速(%) |
2007 |
20.4 |
26.7 |
17.4 |
19.8 |
2008 |
20.3 |
28.2 |
13.2 |
18.2 |
2009 |
13.7 |
17 |
8.4 |
7.2 |
2010 |
21.9 |
33 |
12.1 |
17.3 |
2011 |
13.5 |
27.6 |
17.8 |
17.9 |
(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就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传统徽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部分可以概括为:崇仁尚义、修德敦行、讲求诚信;创新进取;坚忍不拔、百折不回,负重进取的“徽骆驼精神”;兴文重教;宗族乡里意识和帮扶协作精神。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建设好徽州文化基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和进一步弘扬良好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文化支持系统。‘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徽州文化”。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开拓创新,始终以产业政策实施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3)请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8 分)
2012 年 4 月 10 日安徽统计信息网发布了“2011 年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相关数据,皖 江示范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材料一 2011 年皖江 8 市 GDP 及增幅
材料二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成省人代会“热词”,2011 年 6 月 25 日 - 6 月 24 日下午,省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26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 例》;近日省委书记王金山表示,示范区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具有探索意义的创新 之举,同时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省应珍惜机会、主动作为、合力推进。2011 年皖江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民生指标领先全省较多,;产业转移势 头良好;从科技创新看,示范区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建设加速推进的良机,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总体来看,2011 年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但示范区要实现科学承接、创新承接、绿色承接仍任务艰巨,需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持之以恒 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抢占发展先机,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引领全省科学发展。
(1)试分析材料一所含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说明我省应怎样更好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移示范区发展。(8 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2 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相关知识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8 分)
(28 分)
材料一新华网(合肥)2012 年4月29日报道,来自安徽省物价局的消息说,安徽今年进一步加 大清费减负工作力度,减、免、缓、停2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类收费,把扶持小型微型 企业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材料二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 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2014年底前免收发票工本费等,这些举措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安徽积极贯彻全会精神,例如动漫 形象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它既是形成一个产业的重要前提条件,又承担着传播文 化的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定风格的动漫艺术形象在造型语言的背后深深地传 递出新时期安徽人的审美尺度, “徽文化”成为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更是传递了安徽的 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果,为安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1)试用财政的作用分析材料一和二中安徽对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意义。并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安徽对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政策措施的依据(16 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怎样才能推动安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也比较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6875.8亿元,同比增长31.2%。全国公共财政支出44435.1亿元,同比增长31.4%,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财政形势,下半年,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扎实做好以下8项重点财政工作。
下半年,做好8项重点财政工作 |
|
1 |
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
2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3 |
大力支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
4 |
继续抓好预算支出执行工作 |
5 |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
6 |
全面预算公开 |
7 |
进一步加强两基建设 |
8 |
认真做好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 |
(1)请运用财政作用这一知识说明它对完成以上重点工作的意义。
材料二安徽省属企业的广大职工在十八大召开前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对党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岗敬业,努力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推动省属企业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做优做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2)材料表明了在当前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安徽省在经济发展中应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
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出台的《关于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将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任务”,规划实施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四大工程”,并将居民收入增长状况与政绩考核挂钩。将“实施就业提升工程,着力增加工资性收入”放在促进收入增长的“四大工程”之首。确立“兴皖必先富民”的发展方略,必将激发6800万江淮儿女共创经济繁荣、实现生活富足美好新蓝图的激情与动力,真正实现全省民富。
安徽收入倍增发展目标 |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十一五”末 |
15788元 |
“十二五”目标 |
31000元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十一五”末 |
5285元 |
“十二五”目标 |
10000元 |
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全省收入倍增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