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 |
![]() |
![]() |
![]() |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
B.研究分子的运动 |
C.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
A |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
分别将铜丝和银丝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 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
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
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D.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
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使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使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时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