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1)酒精不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即黑烟);(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
铜片变黑 |
推知 (填甲、乙、丙)的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 |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
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 |
乙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
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了 的干扰。
(2)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 。
(3)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写出金属铜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1)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填"有"或"无")刺激性气味。
(2)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离出氨后,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 二氧化氮 | B. | 二氧化硫 | C. | PM2.5 | D. | 氮气 |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新型材料纳米级
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
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纳米级
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人
的目的是。
②写出Ⅱ中
还原
,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4)若要配制24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3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4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g。
(3)熟石灰是一种重要的碱,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工业上首先是用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煅烧来制取生石灰,然后再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来制取熟石灰。请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据上表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除去碳酸钠 |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
(5)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