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旱作农业 |
| C.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光水热充足,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
|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统计图”,回答下题。
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
|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
| C.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
|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展开。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②人口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⑤消费水平
|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
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
| C.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D.国际人口迁移过快 |
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
|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
|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
|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 |
| C.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过渡型阶段 |
| 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
一艘货轮6月初从广州出发驶往伦敦,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货轮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①②③ |
沿途中白昼最短的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