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0.2mol/L NaOH溶液50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45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主要仪器,容量瓶上标有以下六项中的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酸式或碱式 ⑥刻度线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5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冷却到室温
C.将容量瓶盖紧,摇匀   
D.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小于0.5mol/L。请你分析下列哪些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小(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F.烧杯未进行洗涤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溴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沸点为38.4℃。制备溴乙烷的一种方法是乙醇与氢溴酸反应.某课外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图,实验操怍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及几粒碎瓷片;
③小心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请问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反应结束后,得到的粗产品呈棕黄色(含少量的溴单质)。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写上正确选项的字母)。
a.亚硫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乙醇d.四氯化碳
该实验操作中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3)要进一步制得纯净的溴乙烷,可继续用蒸馏水洗涤,分液后,再加入无水,然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分液b.蒸馏 c.萃取
(4)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按实验的操作顺序选填下列序号)。
①加热 ②加入溶液③加入稀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用下图装置可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D中所用试剂分别是:C;D
(3)B中出现的现象是
(4)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中NaOH溶液的作用
(5)若想制得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理论上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mol。

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0℃、35℃,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
大理石
规格
HNO3浓度
(mol・L-1
实验目的

25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粗颗粒
2.00

25


在生产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金属腐蚀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三个洁净干燥的试管中各加一个洁净无锈的铁钉,再在其中两个试管中加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它操作请仔细观察图1:____ 号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由此可见,铁制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____ _____

(2)如图2所示,铁处于A、B、C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
(3)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为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
①钢铁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为:________ _
②请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_____
③请根据不同的原理,提出防止钢铁腐蚀的两条合理措施:_________ _____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在一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检验有NH3生成的方法是
(3)反应中产生的NH3会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为减少其挥发,实验时在烧杯上方盖了一个多孔塑料板,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板,发现混合物成糊状,证明有_____生成。为了更好的解决NH3的污染问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