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电路中R1=4Ω,R2=9Ω,R3=18Ω。通电后( )
A.经R1和R3的电流之比I1:I3=2:1 |
B.R1两端的电压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3=4:9 |
C.三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P3=2:1:2 |
D.三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P3=2: 2:1 |
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其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该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B.实验中是用![]() |
C.卢瑟福通过该实验发现了质子 |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 |
E .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能量守恒不守恒。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第一、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P(-L,0)、Q(0,-
L)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现有一电子从P点沿PQ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则.
A.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经原点O第一次射出磁场分界线,则电子运动的路程一定为![]() |
B.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一定为πL |
C.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可能为2πL |
D.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则nπL(n为任意正整数)都有可能是电子运动的路程 |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1、L2、L3为三只规格均为“9V 6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2A |
B.电压表的示数为![]() |
C.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8V的电容器能正常工作 |
D.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
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固定斜面上,地面上方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拉乙物块,在使甲、乙一起无相对滑动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的阶段中
A.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
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
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
D.乙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理想边界的电场,边界A、B将该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Ⅰ、Ⅱ,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Ⅰ中无电场。在区域Ⅱ中边界下方某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在7s末回到出发点
B.电场强度大小是
C.P点距边界的距离为
D.若边界AB处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