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焚驴志
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 ②投魃(bá):驱赶旱鬼。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怪诬之说兴怪:诡怪 |
B.而谓我之愆愆:过失 |
C.吾何爱一死爱:喜爱 |
D.人情初不怿也怿:愉快(高兴)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者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
B.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C.盍亦求诸是类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D.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一带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似乎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可采取的措施荒唐可笑,作者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迂腐无能而又貌似忧民勤政的官僚形象。 |
B.文章列举“殷之旱”、“卫之旱”、“汉旱”、“唐旱”等历史记载,进一步证明了“人为”的祸害,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天旱”乃出于“人为”的说法的。 |
C.文章交待了镇阳帅“焚驴祈雨”的荒唐举动后,宕开一笔,在正面叙述的同时,又以“白驴托梦”的间接表述,更激烈地讽刺了迷信的无稽和昏官的无能。 |
D.“释驴”之举再一次揭示了镇阳帅之迂腐无能,而“未几而雨”所引起的“岁卒以空”正是这种无能带来的直接后果。 |
将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2)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3) 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3分)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
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
C.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 |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选自明朝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共34分,共7小题)
离魂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有位优秀的幕僚)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跣足:光着脚 |
C.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倍道:离开大路 |
D.见在舟中见:通“现”,现今 |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
①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②女闻而郁抑
③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④覆载之下,何颜独存
⑤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⑥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①⑤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
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京城。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
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
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
请把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况钟传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②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③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①蠲( juān):免除②织造:明代督管丝织染业的职官,常以宦官担此任。 ③卫所:明初的军队制度,这里指驻军。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奇:奇怪 |
B.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暗:昏暗,糊涂。 |
C.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劝:劝勉,鼓励。 |
D.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起:出身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况钟当官缜密严整的一组是 ( 3分 )
①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②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③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④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⑤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⑥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免除苛捐杂税,定立教民条文,事情对朝廷不利的,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
B.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对况钟有恩。这时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到思忠属下作事。 |
C.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况钟,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 |
D.况钟开始处理事务时,围立的群吏在四周请他写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2)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3)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不得多于6处)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汤文正公斌,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公一日阅簿,见某日市双鸡,愕问曰:“吾至此,未尝食鸡,谁市此者?”仆以公子对。公怒,立召公子责之曰:“汝谓苏州鸡贱于河南耶?汝思啖鸡,便可归去。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 并笞其仆而遣之。又公抚吴时,有司报湖荡有莲芡,公驳还。吏固以例请,公曰:“例自人作,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且莲芡或不岁熟,一报部,即为永额。欲去 之,得乎?”常熟某氏奴,讦告其主国初时得隆武伪札,迫主远遁,欲据其主母。公曰:“国家屡更大赦,此草昧事,何足问?而逆奴乃以讦其主乎?”焚其札,毙 奴于杖,中外快之。
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投上方五通神像于湖中,世多纪之。先是,上方山民,掘地得碑,其文曰:“肉山酒海,遇汤而败。”可知淫昏气焰,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亦早有定数也。
常州守祖进朝有惠政,落职,公奏留之。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任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文正赴岭北道任,雇一骡,载幞被出关去,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至京,贫益甚,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冬月入朝,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裘者,即汤尚书矣。”
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若其学识纯粹,世惜其用之未尽者,又非二公之所得而比矣。公学宗孙夏峰先生,自言为方面时,居官行政,只遵宁陵吕叔简《从政录》,行之不尽。惜文集不全,今所刊《汤子遗书》数种,皆失本来面目。
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其殁于京邸也,同官唁之,身卧板床,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检其所遗,惟竹笥内俸银八两。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乃能成殡。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犹有以伪学劾之者。使士大夫人人能如汤之洁己奉公,又何致天下事不可收拾哉?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有改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淫:过度 |
B.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造:到……去 |
C.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赙: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 |
D.夫人、公子皆布衣布衣:平民百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莲芡或不岁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并笞其仆而遣之则或咎其欲出者 |
C.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秦王还柱而走 |
D.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敢以烦执事 |
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汤文正“清俭”和“爱民”的一组是
A.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 |
B.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 |
C.焚其札,毙奴于杖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
D.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 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 |
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焚其札,毙奴于杖,中外快之。
(2)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裘者,即汤尚书矣。”
(3)其殁于京邸也,同官唁之,身卧板床,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①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世以是高之高:崇敬 |
B.诸儒莫能与抗抗:抗衡 |
C.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厉:严厉 |
D.以旌直臣旌:表彰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辑之,以旌直臣因击沛公于坐 |
B.欲考其异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C.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以勇气闻于诸侯 |
D.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
B.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
C.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
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4分)
(3)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