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要求:1.选好角度,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漫长而短暂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那么,人成长的责任在于何人?是自己,还是父母、老师,抑还是社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肩负起怎样的责任,该怎样肩负起责任,这是每一个人必须思考和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成长的责任”有关的经历或你对“成长的责任”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标题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50字;④不得抄袭。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挤”是一种状态,无数人挤在纷扰的城市,挤在狭窄的路上,挤在人口日渐膨胀的世界;“挤”也是一种行为,摩肩接踵是一种“挤”,竞争进取也是一种“挤”。有人说,中国的90后无法回避一个“挤”。“挤”既让人感到窘迫、窒息,又激励人争先恐后,不断奋斗。
请以“挤”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阅读中认识了许多高尚的人,他们的人格操守令人景仰。屈原行吟法畔,忧国忧民;文天祥临危受命,凛然不屈;林肯为捍卫统一而不吝献身;马克思为科学真理奋斗终生;即使是来自底层的鞋匠、车夫等类人,也同样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同样,我们在阅读中也经历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场景,有雄伟瑰丽的长江三峡,有朴素深沉的肖邦故园,有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有苏州五烈士的慷慨赴死……
如果我们能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就能领略到正直善良、公正无私;如果我们善于留心观察,就能体会到无边的景致。
请以“当我遇到了(人物)”或“当我走进(场景)”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作文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引述了一项英国科学家进行的实验:科学家在许多同时生长的南瓜上加上质量不同的砝码,有的几克,有的几十克,有的几百克,有的几千克,其中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最初的几克逐步加压,到它成熟时已经加到了几百斤。科学家把这些加压的成熟了的南瓜摘下来,试着用刀把它们剖开,看它们的质地有什么不同,别的南瓜随着手起刀落迎刃而开,而那只承受压力最大的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头也弹开了,最后只好用电锯把它们锯开。测验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这只南瓜果肉的强度竟然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于丹说,这其实是一个“生命的实验”,面对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实验结果,“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写出作文大纲,字数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互联网“范文”唾手可得有几个学生能坚定地说不?
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黄小淇居然会上网抄袭作文了。这是贵阳的家长叶欢近来最烦心的一件事。
这天,一篇只要写300字的想象作文愁坏了黄小淇。老师布置的周末作文题目是《未来的能源》,可小淇不太懂“能源”是什么意思,也想象不出未来的能源是什么样。
叶欢便提醒他:“你可以上网学习一下科学家们怎么说。”
没过多久,小淇交卷了。作文本上工工整整:“2030年的一天,我漫步在公路旁。只见,公路两旁栽满了挺拔的大树,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用混合燃料发动的……”
叶欢不太相信儿子会用“漫步”、“挺拔”这些词儿。她起了疑心:“这真是你写的?”老实的黄小淇立即低头承认:“是在网上抄的。”
叶欢气得拉着儿子到电脑前。网页还没有关掉,她发现,只会用一只指头敲键盘的小淇居然找到了一个专为小学生作文提供范本的网站,而这个网站上有十多篇题为《未来的能源》的作文。被小淇抄袭的这一篇有七八百字,“不知道他是懒还是聪明,只抄了300多字。”
虽然小淇写下保证书,以后再也不抄作文了,叶欢还是觉得事情严重,第二天便心急火燎地去找老师商量对策。可老师说,上网抄作文在这些四年级的孩子中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黄小淇的老师说,自从学生们从三年级时开始学着写作文,每个班都偶尔会有抄袭现象,以前是抄作文书和杂志,现在抄网络。
“现在孩子们都是连字母都不认识的时候就会玩电脑游戏,快捷键用得比老师还熟练。”这位苦恼的老师说,当孩子们学会了利用现代科技来逃避功课、偷工减料时,教师们该如何应对?这是互联网给中小学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一位语文界人士认为,如何引导学生向互联网唾手可得的“范文”坚定地说“不”,这不仅是一个德育问题,也应该引发语文教师们对作文教育现状的思考。
老师核查“Google作文”一查一个准
贵阳市南明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赵小婷每次发现有学生抄袭作文,都会在班上点名批评,但这样的情况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发生一次
“其实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样,老师心里都有数。如果哪个学生的作文表现突然超越了平时的写作能力,我肯定会查一查。”赵小婷说,这样的“核查”基本上“一查一个准”。
昆明某中学语文教师邢丽曾经布置给初二学生一篇命题作文《人生如四季》。一位女生交上来的文章文字非常优美,用了很深奥的词语,邢丽觉得“如果不是经历了沧桑的人不可能感悟到那个程度”,便有些怀疑。但女生矢口否认。结果邢丽没用一分钟便在网上搜出了原文。
赵小婷说,现在一些为中小学生辅导作文的网站收录了大量作文,几乎涵盖了老师们能想得出的所有题材和题目,而且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各层次应有尽有。
“虽然这些网站设立的初衷是为学生们提供优秀作文的范本,但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们也许就很难忍住全文照搬的冲动。”赵小婷说。
赵小婷甚至发现过有学生上网“悬赏”征集写手为其捉刀。有一回她发现一篇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关怀》“表达过于流畅”,便上网搜索,居然在一个互动问答网站上找到了原文。
原来,这个学生在这个网站上悬赏10分求人帮忙:“写作文《关怀》,四年级的,急急急啊,快啊,450字左右,记住小学四年级,不要太深奥哦!”看到无人响应,心急的孩子又把悬赏的分数提高到50分,没过几个小时,便有人跟帖奉上了一篇“原创”作文。
“虽然作者努力模仿四年级学生的语气,但那种成年人的思考模式和叙事方法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我真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人为了网上的虚拟分数帮助孩子们造假呢?”这位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气愤地说。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
学生们并不是不知道抄作文“不对”,但这些有过抄袭经历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太痛苦了”。
昆明的初一学生陈莲莲(化名)说,每次老师布置作文时,教室里总是叹气声、抗议声一片。如果哪个周末的作业中有“作文”这一项,那一定是整个周末最艰巨的任务。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总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这个平时语言表达很流利、跟同学们讲起笑话来“效果特别好”的女生说:“特别讨厌写作文,尤其不爱写说明文和散文。”
在一次快被一篇命题游记“逼疯了”的情况下,她上网搜了有关那个景点的资料,并大段大段地抄了下来。当然,老师很容易就发现了这篇“游记”的破绽。
“我还不算夸张的。我们有同学写《我的……》,要求写身边一个熟悉的人。他上网抄,抄到一半才发现,网上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战友邱少云》。他讲给我们听,我们都笑话了他好久。”陈莲莲说。
当然,孩子们都知道如何防范老师的“核查”。有的学生会改动作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有的会大幅度打乱文章的叙事顺序,还有的会将几篇文章掐头去尾捏合成一篇。
要求:请从“作文、抄袭、网络、经历、感悟、教育、积弊、个性”等词中任选四个作为关键词(“作文”一词必选),联系实际,角度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