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 )
A.经世致用思想 | B.君民共主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重农抑商思想 |
阅读下面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据你的理解,下列哪项最符合“它”的特点
A.民族资本主义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买办阶层 |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1907年,则达到107 000人。这主要说明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
C.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 D.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垄断组织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