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军 |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材料不能说明
A.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 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
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 D.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 |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 C.商周时期 | D.秦汉时期 |
1题)《礼记·表记》所载:“母,亲而不尊。”这一记载不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
A.宗法家族意识 | B.男尊女卑观念 |
C.以义为重的价值观 | D.儒家伦理思想 |
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A.郡县制 | B.行省制 | C.分封制 | D.三省六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