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 B.与上帝直接对话 |
|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 D.批判神学统治 |
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 |
|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必然会导致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政策是( )
| A.罗斯福新政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C.斯大林模式 | D.新经济政策 |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
|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
|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
|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消减贫困 |
|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
| A.经济危机 |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
| C.政治危机 |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