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事件与右图邮票中的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革命的任务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吴佩孚曾与当时参加南北和议的双方将领联名通电:“顷接京电,惊悉青岛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为掩盖其卖国行径 B.吴佩孚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
C.军队在这一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中国政府最终在合约上签了字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及“中法关系”的密切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下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某项经济建设的数据。它可能反映的是()

A.钢铁的产量 B.石油的产量 C.粮食的产量 D.煤炭的产量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1922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是正确的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它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