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 B.内阁地位曾有所提高 |
C.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 |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说:“批评家指责大众媒体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音,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音限制在小范围内。”以下对杰里·本特利这段话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A.借助于信息技术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 |
B.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和语音上始终处于优势 |
C.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音使其他国家语音消失 |
D.更多国家的民族经济文化不再能够独立发展 |
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从中可以看出( )
社会阶层 |
划分数量 |
所占总数比例(%) |
上等阶级 |
8 |
3.0 |
中等阶级 |
142 |
53.3 |
底层中等阶级 |
85 |
32.0 |
劳工阶级 |
31 |
11.7 |
A.向下的社会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
B.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流动的开放性特点
C.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D.中等阶级成为了大型工业企业创办的主体
麦克尼尔在其《世界史》中这样描述雅典民主,“尽管雅典公共生活有民主政治形式。但雅典的领袖和将军一直来自贵族家庭……即使像伯里克利那样的政治家也不例外”。下列选项中对该材料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有明显的精英政治倾向 |
B.雅典民主制本质上仍然属于寡头政治 |
C.雅典民主制度下民众没有实际政治权利 |
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
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
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
B.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
C.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
D.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