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5 | B.30 | C.55 | D.80 |
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镁,右盘烧杯中加入铁,反应完毕后,天平仍然平衡,则加入镁和铁的质量比可能是( )。
| A. | 1∶1 |
| B. | 3∶7 |
| C. | 7∶3 |
| D. | 81∶77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 A. | 甲--电解水 |
| B. | 乙--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 C. | 丙--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食盐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晶体 |
| D. | 丁--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和铝 |
下列四组溶液,只提供无色酚酞试液不能鉴别的是()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已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 |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
| B. | 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 C. |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
| D. | 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 A. | 个 |
| B. | 个 |
| C. | 个 |
| D. |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