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 ⑤活性炭吸附。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
(2)自来水厂常用次氯酸钙[Ca(ClO)2]进行消毒,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若用过滤的方法在实验室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该仪器的作用是 。
(4)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不能直接饮用,都可以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方法是(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5)小刚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
与试管2中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通电分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将下列物质分类:①食盐水②铁水③高锰酸钾
④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⑤氧化铜⑥水银
⑦蒸馏水⑧二氧化碳⑨硫磺
(1)混合物(2)化合物(3)氧化物(4)单质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_____(2)一个氮分子_______(3)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4)两个硫酸根离子
(5)氦气_______(6)氧化铝_______(7)碳酸钠_______(8)氯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_______
(9)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剩余固体质量为44.2g.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提出假设】假设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假设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质量;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Ⅰ:称量铁丝,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铁丝,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固体质量.
实验Ⅱ: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反应前 |
m1g |
ag |
反应后 |
m2g(大于m1g) |
ag |
【实验结论】
甲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Ⅰ可知假设2成立;
乙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Ⅱ可知假设1成立。
【分析评价】
(1)你认为________(填“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
(2)实验Ⅰ反应前的质量是_________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_的质量.
(3)这两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说明另一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比较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应包括参加反应或生成的__________的质量,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用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试管中的药品为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该装置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图E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应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把导气管插入集气瓶口.
(4)若用图F装置(装有空气)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