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线,若带电粒子q(|Q|≫|q|),由a运动到b,电场力做正功.已知在a、b两点粒子所受电场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Q为正电荷,则q带正电,Fa>Fb |
B.若Q为正电荷,则q带正电,Fa<Fb |
C.若Q为负电荷,则q带负电,Fa>Fb |
D.若Q为负电荷,则q带正电,Fa<Fb |
蝙蝠在飞行中每秒钟向正前方发射40次超声波,每次发射100个频率为2×106Hz的完整波,在空气中形成一系列断续的波列.假设蝙蝠沿直线飞行,速度为v1=20m/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v2=340m/s,水中的声速为1450m/s。则
A.蝙蝠发射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60m/s |
B.蝙蝠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超声波频率要高 |
C.此超声波经静止障碍物反射后波长会变长 |
D.此超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长变长 |
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l.0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l.0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使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0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质点a第二次到达最高点,并由最高点向其平衡位置运动的时间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点b、f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B.质点c、e的速度逐渐增大 |
C.质点d、f向下运动 | D.质点b、f向上运动 |
我国首枚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绕地球轨道上第三次近地点加速变轨后飞向月球,在到达月球附近时必须经刹车减速才能被月球俘获而成为月球卫星,关于“嫦娥一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后一次在近地点加速后的卫星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B.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是因为卫星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大于月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
C.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是因为卫星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大于月球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 |
D.若绕月卫星要返回地球,则其速度必须加速到大于或等于月球卫星的第三宇宙速度 |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有电量相等的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相互作用力为F,现在用第三个完全相同不带电的小金属球C先跟A接触,再和B接触,然后移去C,则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F/8 | B. F/4 | C. F3/8 | D. F/4 |
把质量为m的正点电荷q,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在它运动过程中如果不计重力,下述正确的是( )
A.点电荷运动轨迹必与电场线重合 |
B.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和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 |
C.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和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
D.点电荷的受力方向,必和所在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