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游客在景点处下山至
处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从
沿直道步行到
,另一条是先从
沿索道乘缆车到
,然后从
沿直道步行到
.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
处下山,甲沿
匀速步行,速度为
.在甲出发
后,乙从
乘缆车到
,在
处停留
后,再从
匀速步行到
.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索道
长为
,经测量
,
.
(1)求山路的长;
(2)假设乙先到,为使乙在处等待甲的时间不超过
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设z1=m+(2-m2)i, z2=cosθ+(λ+sinθ)i, 其中m,λ,θ∈R,已知z1=2z2,求λ的取值范围.
已知二次函数y=f(x)在x=处取得最小值-
(t>0),f(1)=0.
(1)求y=f(x)的表达式;
(2)若任意实数x都满足等式f(x)·g(x)+anx+bn=xn+1[g(x)]为多项式,n∈N*),试用t表示an和bn;
(3)设圆Cn的方程为(x-an)2+(y-bn)2=rn2,圆Cn与Cn+1外切(n=1,2,3,…);{rn}是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记Sn为前n个圆的面积之和,求rn、Sn.
已知Sn=1++…+
,(n∈N*),设f(n)=S2n+1-Sn+1,试确定实数m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n,不等式:
f(n)>[logm(m-1)]2-[log(m-1)m]2恒成立.
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并且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an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Sn与2的等比中项.
(1)写出数列{an}的前3项.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
(3)令bn=(n∈N*),求
(b1+b2+b3+…+bn-n).
设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An=(an-1),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4n+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把数列{an}与{bn}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个新的数列,证明:数列{dn}的通项公式为dn=32n+1;
(3)设数列{dn}的第n项是数列{bn}中的第r项,Br为数列{bn}的前r项的和;Dn为数列{dn}的前n项和,Tn=Br-Dn,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