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面对民族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谁?
(2)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3)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也进行了反抗。请举出代表事件。
(4)面对危机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两次国共合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材料一: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1)材料中“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分) “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
(2)“长征壮歌”中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3)“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试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分)
(4)“建国大业”发生于哪一年?(2分)
(5)“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材料二:下面的材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
(6)请你沿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将材料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经有相同的经历与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二: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改革了美国的全貌。
(1)依据材料一,写出中国在“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是指哪次运动?写出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封建统治者创办的两个民用工业。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充。(4分)
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经济方面,;社会生活方面,。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依据材料二,林肯为了拯救美国,解放奴隶,公布了哪一部重要文献?罗斯福哪一政策“改革了美国的全貌”?(6分)
(4)材料二中提到了三位美国总统,谈谈你认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应具备何种素质?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在经济、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的?(4分)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对西藏、新疆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各举一例,4分)
(3)请指出明末清初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两个事例(4分)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2分)举两个典型实例说明这一伟大构想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2分)
在全球史观的广阔视野下,中外交往史成为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古老的中国一路走来,外交的成败见证了民族的荣辱和国力的兴衰。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盛世雄风:古代中国的辉煌外交】
材料一
(1)图一、图二见证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兴盛。图一中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图三是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写出该条约的完整名称。
【睡狮哀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同西方列强先后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
(3)有一座城市,因为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它是哪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什么?
【巨龙风采:新中国的和平外交】
材料三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曾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出东方巨龙的独特风采!
(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列举两项70年代初期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5)“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之。
(6)回眸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嫦娥二号卫星
材料二 2010年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 % , 虽比2001 年提高了1.83 个百分点,但仅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由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指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2011年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爆炸。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及新能源利用的看法?
材料五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
(4)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