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我国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中,属于我国地势二三级分界线是
A.① | B.③ | C.② | D.④ |
甲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 B.生物能、核能 | C.太阳能、地热能 | D.天然气、石油 |
乙地区发生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冬季气温较高 | B.土壤肥沃 | C.太阳光照强 | D.冬春季节较湿润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1—34题。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 B.石油、天然气和煤 |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A.①输送线路 | B.②输送线路 | C.③输送线路 | 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 |
“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来源于新疆,该地天然气丰富的原因是()
A.该地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 |
B.该地有大面积的石灰岩 |
C.该地有良好的储气构造 |
D.地壳运动激烈,形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9-30题。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 B.坡地开发 | C.交通线增多 | D.荒漠化范围扩大 |
读图,“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27--28题。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A.阴山 | B.秦岭 |
C.南岭 | D.天山 |
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 )
A.北坡海拔200—500米 |
B.北坡海拔500一l500米 |
C.南坡海拔200—500米 |
D.南坡海拔500—1500米 |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25~26题。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
读下面两区域图,完成23~24题。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 )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
B.下游补给量大 |
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D.支流少 |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