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往西航行,于2011年11月1日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 A.启航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在向北迁徙 |
| B.1月在开普敦靠岸停留期间,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
| C.途经南海时,吹东南风 |
| D.科考路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 A.大陆架 | B.大陆坡 | C.海岭 | D.洋盆 |
图3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读图回答5-6题。
该地区
| A.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
| B.该日昼长夜短 |
| C.图示河段无凌汛 |
| D.图示区域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
此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发生的是
| A.澳大利亚农民正处于牧羊的忙季 |
| B.洞庭湖水补给长江 |
|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强台风袭击 |
| D.尼罗河及进入丰水期 |
图2为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回答3-4题。
在图2所示的气压状况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 A.1020 | B.1017.5 | C.1015 | D.1012.5 |
有关四地天气与气候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风力大于① | B.①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
| C.③地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 D.④地吹西北风 |
图1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据图可知
| A.乙村人比甲村人先看到日出 | B.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 |
| 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 | D.乙村的降水量远远多于甲村 |
该区域
| A.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
| C.农业生产常年受到台风的危害 | D.夏季,山区可能会出现泥石流 |
我国以下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是
| A.农业生产 ― 围湖造田,陡坡开荒 |
| B.农业生产 ― 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 |
| C.工业生产 ― 先污染,后治理 |
| D.工业生产 ―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
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 |
| B.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
| C.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 |
| D.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