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一月 |
七月 |
一月 |
七月 |
全年 |
||
① |
23.5° |
13.2 |
28.5 |
43.2 |
227.6 |
1682.1 |
② |
0° |
14.2 |
14.6 |
73.6 |
26.2 |
1006.9 |
③ |
67.3° |
-2.2 |
12.5 |
86 |
92 |
1000.2 |
④ |
5.2° |
20.3 |
15.8 |
16.9 |
0.5 |
116.1 |
有关对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气候的描述,可能的是
A.①——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 B.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气候 |
C.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极地气候 | D.④——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 |
下列对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温日较差大,适宜种植瓜果 | B.②——终年温和,有利于花卉种植 |
C.③——降水均匀,适宜棉花生长 | D.④——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 |
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 | 气流上升速度快 |
B. | 形成锋面雨 |
C. | 凝结核多 |
D. | 气温较低 |
2.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 | 8日13时 | B. | 8 日 23时 | C. | 9日13时 | D. | 9日23时 |
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13一15题。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投资环境差 |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
C.珠江三角洲由原来的产业转人地成为转出地 |
D.环境污染严重 |
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一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A.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 B.构建全国交通网的需求 |
C.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上 | D.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
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
B.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使其成为口用品主要产地 |
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
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
最近,深圳市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据此回答11、12题。建设效益深圳应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属于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④大规模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加强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强化东北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地位,是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6、7题。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复种指数低②耕作粗放③田间管理经验缺乏④春旱、低温等灾害频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 |
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
C.农业区搞加工业,经济效益高 |
D.应加强大豆榨油、甜菜制糖等食品加工 |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回答1一3题。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A.上海 | B.黑龙汀 | C.吉林 | D.浙礼 |
表中六个行政区中,农业科技投人最多的是
A.上海 | B.黑龙江 | C.江苏 | D.浙江 |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能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