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含氯类消毒剂,其中的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氯胺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 |
B.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
C.氯胺中氯的化合价为+1 |
D.氯胺的电子式为![]() |
如图是关于反应2A2(g)+3B2(g)2C(g) △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
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X2的浓度为0.4mol/L,Y2的浓度为0.8mol/L,生成的Z的浓度为0.4mol/L,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用X、Y表示)是
A.X2+2Y2![]() |
B.2X2+Y2![]() |
C.X2+3Y2![]() |
D.3X2+Y2![]()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H=-283.0kJ/mol |
D.已知2C(s)+2O2(g)=2CO2(g) △H=akJ/mol,2C(s)+O2(g)="2CO(g)" △H=bkJ/mol,则b>a |
反应4A(s)+3B(g)4C(g)+ D(g),经2min 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4:1
C.在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
D.在这2min内用A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2A(g)+B(g)=3C(s)+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3+水解
C.0.1mol/L的NH4Cl溶液的Kw大于0.01mol/LNH4Cl溶液的Kw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HA的酸性大于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