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7的NH4C1与NH3.H20混合溶液中,c(NH4+)=c(Cl-) |
B.可用NaOH溶液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 |
C.足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4H++N03-=Fe3++2H20+NO↑ |
D.向某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S042- |
关于下图装置中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从锌片流向右侧碳棒,再从左侧碳棒流回铜片 |
B.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
C.左侧碳棒上发生:2H2O+O2+4e→4OH- |
D.铜电极析出铜 |
下列实验能很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铝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 |
B.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证明溶解性AgI<AgCl |
C.向试管中的银氨溶液滴加A物质,水浴加热,若产生银镜,说明A物质是醛类 |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未知浓度盐酸的c(H+) |
已知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 B.离子还原性Y2->Z- |
C.氢化物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
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
B.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C.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 |
D.除去混在CO2中的CO:将气体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的加热管 |
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乙中的物质与甲的分类关系匹配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A |
干燥剂 |
浓硫酸、石灰石、无水氯化钙 |
B |
弱电解质 |
冰醋酸、氨、水 |
C |
空气质量检测物质 |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 |
D |
酸性氧化物 |
三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