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 |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B.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 |
|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D.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下表中有一种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生物 |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
| 红色酵母 |
嘧啶 |
噻唑 |
| 毛霉 |
噻唑 |
嘧啶 |
A.竞争 B.捕食C.寄生 D.共生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湘江里的全部生物
③天马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白石公园里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① | D.①②④ |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稳定 | B.种群增长率最大 |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 B.种群死亡率过高 |
| C.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 D.群落结构太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