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填标号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图中结构2是           ,其主要成分由                组成;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的主要场所。
(3)结构5为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5)如果此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   [  ]             
(6)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    ]            
(7)图中13所指的是      ,它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羊水检查过程包括细胞培养.生化分析.基因分析.染色体分析等。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还应控制培养基的及PH和溶解氧等外界环境条件。
(2)在进行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3)乙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甲病为遗传病。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活动过程的问题。

(1)图甲.乙.丙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体内有机物的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
回答:
①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是
②图乙给大棚蔬菜种植的启示是
③若图丙中曲线1.2分别表示小麦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则某温度下1.2曲线上对应点的差值表示,由图可知,在温度为时最有利于小麦增产。
④综合分析图甲和乙可知,在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参照甲.乙两图,试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在光照强度为c时,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图。

(2)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问题: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3
+3
+3
+2
*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mg,实验前后氧气产生量最少的是第组叶片。

(1)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现有红眼长翅雌果蝇和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3∶l∶3∶1。雌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3∶l。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对雌性亲本测交,子代雌性个体中与雌性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子代总数____________。
③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
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bb还是“表型模拟”?(2分)

(2)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 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RNA干扰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RNA干扰机理,它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_____________过程受阻。
(3)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SiRNA上有与mRNA互补配对的_______________。
(4)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先分析乙肝病毒基因中的____________,据此通过人工合成____________,注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就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另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2)图中①的基因组成为______,④基因型为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为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