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
|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
| A.拓展殖民地市场 | B.贩卖黑奴 |
| C.传播基督教思想 | D.输出机器 |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
|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
|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与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
|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
|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
| B.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
|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
| 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开展 |
| C.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 |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