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开展 |
C.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 |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
以生产方式的发展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
应是
A.铁器文明 | B.工业文明 | C.电气文明 | D.蒸汽文明 |
下列关于钓鱼岛的相关记载,最能说明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A.1534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琉球,指当时的琉球群岛,今属日本 冲绳县)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岛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 |
B.1556年,郑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鉴》中记载:“……相去回头(回头, 指回头屿)百六十里,钓鱼屿。小东(管辖)小屿也。(小东,明朝人对台湾的一种称 呼。小屿,钓鱼屿。)” |
C.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附图中,将钓鱼台(即钓鱼岛)等岛屿的 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与琉球不同 |
D.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中不包括钓鱼岛列岛 |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
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
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
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
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
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
“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
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