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曾这样承若:“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却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胡适认为这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胡适的这一态度说明了
A.胡适反封建精神的不彻底 | B.胡适受西方契约精神的影响 |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D.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符时宜 |
李大钊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惟俟史家去发现它,确定它了。”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
A.寻找社会规律 | B.构建伦理道德 |
C.整理史实资料 | D.探索革命道路 |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问题是巴以冲突 | B.两极格局已结束 |
C.作者反对宗教信仰 | D.紧张与动荡仍是当今的主题 |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
2008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一年。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 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 |
C.多极化格局形成 |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