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该言论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契约论
C.法律至上 D.人民主权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该言论当出自:

A.孟子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朱熹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该言论当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解释卦象立义),其所解释的卦象为:

A.乾卦 B.坤卦 C.坎卦 D.离卦

一个将军在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职位时说:“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者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阿里斯托芬《骑士》)这表明古代雅典

A.实行的直接民主过于广泛
B.民主政治徒有虚名
C.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弊端
D.民主政治排斥人的道德和才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